省试结果三日后公示了,三个殿试的名额,最后一个……却是秦殷。
众人皆哗然,谁人不知秦殷因抄袭而被夺去了省试资格,而最终公示名单上却出现了秦殷的名字,谁人不震惊。
秦殷自然是喜的,却感受到了众多异样的目光。
短短两三天的时候,她通过江大人而再次进入省试一事传遍凉州城,如今凉州城街头巷尾为人唱玩的一句话竟是:三年功名化尘土,只求枝头飞凤凰。
秦殷抿了抿唇,敛了眸,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她知道,她那日喊住江大人,便会有一些变化发生,但这变化随着她入得殿试,而发生了本质的区别,世人逐渐扭曲的目光,是她前往京中的路上,必须承受的。
谁让她想要的,就是京中高职呢。
凉州城内因为一个秦殷而闹得人心浮乱,人人都指着秦殷能在殿试落榜,为的只是不愿如此“小人”当道。
而京中东宫内,却有一人步履匆忙,来不及与过路人回礼,径直前往明德殿,行至门前,顺着红色长砖入内,才跪下行礼。
“翰林院掌院江辰叩见太子殿下。”
君胤一如既往地斜倚在高座上,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轻笑道:“你我之间何必拘礼,快些说正事吧。”
江辰起身,拂了把官服上的灰尘,这才沉沉开口,“殿试名单出来了,殿下可有过目?”
“你且说有谁,让你如此在意。”君胤低头侧脸,面容清俊,手里拿着的正是殿试的名册。
江辰微微一笑,“并非有微臣在意之人,而是那人,是微臣破例而为才得以入殿试。”
“你说的,可是秦殷那丫头?”
君胤打开了名册,手指划过凉州城入试的那一行名字,最终停在了“秦殷”的名字上。
“正是。”
江辰缓了缓语气,接着道,“殿下可还记得那日微臣上书的李家兄弟一事?”
君胤这才抬眼,眸间多了抹兴味,“那日你侥幸被一个热心
的姑娘救下了,之后青云同我说,还是躲在树上?”
江辰清楚当今太子殿下的性子,时而正经,时而不羁,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接着说道:“那日救微臣的,便是这入试的秦学女。”
君胤扬眉,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那日救了微臣,那秦学女便找微臣要了一个人情,省试时,秦学女便在门口拦下微臣,微臣……这才卖了这个人情。”
君胤闻言,唇角勾起的弧度越来越大,直到听完后,才朗声大笑,笑声回荡在大殿内,“好,好,做得好。”
原以为会得到一顿批评的江辰有些怔愣,他听着君胤的话,却不知他在说自己还是秦殷,但这样看来,似乎是认可了他这个先斩后奏的做法。
君胤脑海里闪过了那女子清澈的双眸,那里面似乎除了对考学的执着,再无其他杂质,但因为一个学子的告发便将她除了名,也无甚期待,却没想到那秦殷……竟执着如斯,让他惊叹,让他叫好。
“那日州试的答卷,她的见解很直接也很犀利,但却很聪明地避过了一些隐晦的部分,而她找你要人情,只怕是早已看出你身份不凡,为了给以后留一条路才这么做,这个丫头很聪明,也很懂得趋利避害,这样的人若是被埋没了,我都要可惜了。”
江辰也想到了那日秦殷的果敢,这样的女子注定不平凡,即便当日他不买账,往后她也必定不会走平凡的路,只是他不曾想到,下决定除名秦殷的太子殿下竟然……
“殿下也曾想过保全她?”
君胤沉吟,方才慵懒的神态消失殆尽,手里的名册一下一下敲打着旁边金纹神兽的案桌,“若我不舍弃,她定然会遭搜查,一旦禁书查出,便不是除名这么简单了。”
江辰扬唇一笑,知道殿下心态之后,方才忐忑的心也平复了不少,“那微臣便也期待殿试时,她的表现了,若当真有惊世才华,也不枉微臣冒这么大的风险帮她了。”
十月金秋,京中满城都飘荡
着桂花的香气,细柳飘摇,梧桐金黄,长街小巷都一片繁华景象,勾勒着如今太平盛世如画的风景。
秦殷辗转几次才到了京中,下了马车便站在了长街旁边,看着人头攒动的街道,周围三五层的金壁高楼,将顶盛的日头都遮了一半去,飞扬的檐角都插着飘摇的彩旗,煞是恢弘大气。
即便是从前跟随着身为九品芝麻官的父亲,也未曾有幸到过京城,只从帅司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