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风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风 >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 第128章 申主任的忠告在骨外科的成长

第128章 申主任的忠告在骨外科的成长

“这事问我可没用,得听周医生本人的意见,以及申主任的意见。”单医生肯定是不想让出周灿这个人才的。断然拒绝就把池医生给得罪了。她很聪明的把皮球踢给周灿与申主任。规培生跟谁,一般情况下,规培生本人是没多大话语权的。能力差一点的规培生,还得走走后门,送点礼,才有可能分到稍微好一点的老师名下。真正有决定权的人,是科主任以及科室内的副主任、主任医师。有的科室为了图省事,会直接弄一个带教组长。那個人的权力也挺大。“谢谢池医生对我的厚爱。树大不忘根,做人不忘本。要我选择的话,我还是跟着单医生好了。”周灿从来都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单医生对他相当照顾,他能感受到这份善意。对于他来说,三个月的骨外科培训时间很短。跟着一位有一定信任基础的主治医生,能得到的锻炼机会反而更多。此刻,他不选择更强大的池医生,而是选择单医生,肯定会加深这份信任。“哈哈,开个玩笑而已,周医生不必当真。没想到你还挺懂得感恩的嘛。”池医生试探过后,眼见事不可为。一笑了之。看得出来,组内虽然有竞争,但是总体上还算团结。申主任这时候已经初步完成了植入部位的骨骼接口建造。“都过来认真观看与学习吧!骨骼对接部位,我选的是这个位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他原有的手部拇指关节。这对于手术成功后的指部功能恢复有很大好处。”周灿也凑上前仔细观看与学习。这种显微四级手术,对各方面的技术要求都是极高。能学到的东西非常多。“解决了骨组织对接的问题。还要解决皮瓣覆盖、肌腱、神经、动静脉血管连接等多项难题。特别是这位病人属于先天畸形,拇指缺失。因为时隔多年,可能存在肌腱、神经、血管挛缩或者缺失等情况。”这种手术,术中探查的未知风险更大。手术难度也是成倍增加。对医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骨的对接,可以参照断指再植。一般采用接骨内固定的办法。”申主任动作熟练的把那根脚趾的骨头与病人右手大拇指的指骨对接在一起。“以后你们遇到这种类似手术,可以根据病人的手部指骨来判断。像这种,大拇指的指骨第一节完好,那就可以截取右足大脚指。如果指骨缺失严重,可以考虑截取大脚指旁边的第二指(无名指?)。”琇書網申主任一边接骨,一边耐心讲解。面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移植方法。“池医生,肌腱重建就由你来吧!有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申主任接骨完成后,检查无误,让出了主刀位。几乎所有的主刀医生都只做最核心的手术关键部分。剩下的手术工作,交给手术团队的其他人去做。这也是为什么主任们都喜欢带天赋好的下级医生。通常来说,天赋越好,成才率也就越高。把徒弟带出来后,当师父的可以轻松许多。特别是一台大手术,全部需要主刀一个人去完成,几乎不敢想像。能够有资格主持三级以上手术的医师,最少也是副主任级别。年龄普遍偏大。精力、体能,都已经不如年轻小伙子,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与体能去完成整台手术的所有步骤。让徒弟分忧,这是最理想的方式。申主任特意把这个重建肌腱的锻炼机会交给池医生。也是有意培养池医生在这方面的手术能力。池医生接手后,开始寻找肌腱,然后想办法对接。遇

到不懂的地方,他及时向申主任请教。甚至由申主任亲自操作。周灿站在旁边默默学习,一些手术技巧,以及遇到各种问题时的处理方法,都是非常宝贵的核心技术。他能跟着学习,这已经是天大的机缘。金铭希拼命考进图雅当规培生,为的就是能有学***技术的机会。……这台手术一直持续了近四个小时。难度之高,超乎想像。肌腱的寻找与重建,异常艰难。特别是屈指肌腱的缺失,让手术差点就停滞了。后面的神经吻合对接,也是极为困难。在精细手术方面,单医生十分擅长。可是吻合那些神经,差点让她崩溃。最后有两根神经还是周灿出手,才得以吻合成功。这还是因为周灿有着神经吻合天赋。不然,恐怕得请申主任亲自出手才行。后面的血管吻合同样艰难。直径一毫米的血管,在显微镜下缝合,难度太高了。而且还存在需要吻合的血管大小不一致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想办法解决。最后的皮瓣覆盖,同样困难重重。好在整个团队一起努力,跌跌撞撞,总算把手术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包扎,观察移植后的指头血运。通血后的指头,甲盖有了一丝血色。只是整体看上去,仍然有些干瘪。这是正常现象,过上一两天,如果移植初步成活的话。指头颜色会变得红润,按压变得苍白,松手后回弹并且快速恢复红润。这就说明毛细血管内的新鲜血液充盈。反之,那就是血运有问题。就像早上查房时,遇到的那位四根断指再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