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风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风 > 名医景阳 > 第12章 中医现状

第12章 中医现状

网站最新地址为 m.22ff.c露b

李婉提出的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关心的问题。

景阳因为两种医术都接触,感触确实比普通人要深。

见李婉发问,他微笑摇摇头,说道:“说实话,并不能真正融合。”

“为什么?”李婉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

景阳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道:“两种医疗体系,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不一样。”

“比如呢?”李婉近一步问。

“中医的出发点,是一种高屋建瓴的指导方针,把人体看成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主要思想是治未病。哲学的方法说,就是预防生病。”

李婉开始思考。

景阳继续道:“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的出发点,是直捣病灶,哪出问题治哪,治已病。”

李婉摇摇头,“未病?已病?”

“未病指未发生的疾病,已病是已经发生的。”景阳笑了笑,又道:“你看去医院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已经生病才看病。”

“有些道理。”李婉点头承认。

景阳呵呵一笑,看到女服务员送来茶水,盯着对方的五官看了一会儿,面色逐渐严肃。

李婉见景阳打量女服务员,有些不满,但毕竟初次见面,也不好说什么。

只当应付一下老头了。

等服务员一走,景阳对李婉道:“这个女服务员,就是亚健康状态,她应该来例假了,很可能有痛经的情况。”

李婉一怔,见自己误会了景阳,笑道:“你这是职业病又犯了吧,不过,你真能看出来?”

她说着,还扭头去看那位离开的女服务员。

景阳道:“望五官气色,是基本功,因为没有四诊合参,所以我才说,她可能有痛经的情况。”

李婉兴趣更浓,借机问道:“能治?”

“当然能。”

李婉自己也有痛经的情况,每次例假前后,下腹疼起来,简直要命。

没想到自己爷爷误打误撞,给自己送了个福利。

不过,第一次见面,就让人治病,她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没把这个话题往下延伸,而是继续刚才的话,问道:“既然中医很厉害,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景阳思考了一会儿,回道:“中医很需要名师指点,需要引路人。”

“怎么说?”李婉不解。

“比如脉象,就有二十几种,很多脉象摸起来很像,初学者是根本分不清的,只有通过老师带,抄老师开的方子,才能从中积累到足够的经验,把脉象了然。”

“这还不算最难的。”

“比如中药的配伍,药物单独或者配合使用,有单行、相使、相须、相杀、相畏、相恶与相反七种情况。”

“这种用药的规律,是为了照顾到复杂病情,增进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没有老师指点,你敢乱开?”

李婉笑了笑,忽道:“中医不是有很多典籍吗?什么千金方,伤寒杂症论,里边不是有不少名方吗?”

景阳笑道:“没想到你还懂这个。”

“中国人都知道吧?”李婉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

还挺可爱。

景阳便道:“中药的精髓不在药方。”

“那在什么?”

“在剂量。”景阳笑着解释道:“药方药方,药是中药,方是方法,但剂量得当与否,才是关键。”

李婉一怔,觉得景阳说的有道理。

她也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说中医的药方,千人千方,原来根子在这里。

李婉就道:“听你说这么说,中医很科学啊,可为什么就是干不过西医呢?”

“还是同一个问题,引路人。”

景阳无奈摇了摇头。

提起这个,景阳自己都不免为中医的未来担忧。

想学中医的有志青年,找不到想传承的老中医,还有些老中医视医术为家传,不传外姓。

这是阻碍中医传承的原因之一。

师父总想留一招底牌,每一代都留一招,留到现在,也基本上没绝活了。

“除了没有引路人,中医式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上面虽开始重视中医,却想要直接把中医并入西医的医疗体系,不客气地讲,这也是在灭亡中医。”

李婉道:“你这就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上面能人辈出,既然开始重视中医,又怎么会变相灭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