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当天,学校的小孩和大人都多,王先骏带着王苗在学校逛了一圈,又等张丹忙完手里的事,这才一起回去。
他们回到家里,去送王晓燕读书的王勇军也回来了,王晓燕坐在桌子前,仔仔细细,十分有耐心地包书皮。
王苗守在王晓燕的旁边,她看得稀奇,决定等自己的书发下来了,她也要包书皮。
王苗的书只有两本,一本语文,一本算术,薄薄的一本,并不好包。
她就包了一遍又一遍,张丹两次路过王苗旁边,王苗头也没抬,专注手里的包书皮“大事业”。
张丹啧啧称奇:“看样子,是会好好学习的。”
王苗包好书皮后,说道:“等爸爸回来了,叫爸爸帮我写名字。”
张丹问:“你不叫我帮你写?”
王苗笑嘻嘻的:“要爸爸写。”
王先骏当天下午,就挑着担子去了周边乡下,他那箩筐里面放了一小摞本子,六盒铅笔。
等他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吃过晚饭,收拾干净桌子,王苗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的两本书。
王先骏大笔一挥,写下“王苗”两个字。
他拿出一个新的本子,握住王苗的手,在本子上一笔一划:“来,我叫你写你的名字。”
王苗回头看他:“妈妈教过我写,妈妈说我写得不好看,爸爸写的字好看。”
王苗临摹的字十分“大气”,一个“王”字占满整个田字格,草字头与田字中间隔了一条河。
张丹突然笑了笑,原来今天小姑娘不要她帮忙写名字,是心里还“记仇”自己说过她的字不好看呢。
“等苗苗读书后,字就会写得越来越好看的。”王先骏鼓励道。
王苗连连点头,跟着写完了一整页自己的名字。
王苗第一天去上学,张丹给王苗编了两根辫子,绑了两朵头绳。
镇上的小孩,多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女孩子们有散着头发的,也有剪好的童花头、还有马尾辫,麻花辫。
王苗长得可爱,不怕生,才一天就跟同班的伙伴打成了一片,下课时,她还跑到一年级找张丹,跟一年级的学生玩。
晚上,张丹在桌案前备课,王晓燕在对面写作业,王苗也坐在一旁写拼音。
王先骏拿个本子在写写画画,他看着这三人都埋头写字,拿起算盘拨动了一下就放了下来,没有发出“啪啪”的珠子响动声。
王先骏偶尔抬头看看女儿的动静,看到她握着笔的手久久没有动,王先骏轻轻咳了一声。
张丹和王苗齐刷刷抬头,王苗嘿嘿一笑,又低头开始写字,真是奇怪了,她刚才明明在写拼音,怎么写着写着,就看那新的橡皮擦去了。
张丹一眼看出来了父女俩的小动作,这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王苗还没写完三行拼音,又看着张丹的书发呆,这回被张丹抓了个正着。
王苗低头不好意思地笑笑,又问道:“妈妈,你要我帮你包书皮吗?”
张丹合上她备课的书,笑了笑:“妈妈的书不用包书皮,你快写作业吧。”
开学后的日子过得飞快,白天家里小孩读书,大人出去忙碌,晚上回来说说笑笑,看着小孩写了会作业,看一集电视就上床睡觉。
不知不觉,就到了王先鹏回来的日子,陈桂英买好了肉放在冰箱里等他回家。
王先鹏在信里写了就是这两天,但具体是哪一天,家里没有收到一个准确的信儿。
王先鹏拎着一个大包,走到了自家老房子门口,见门锁着的,又看向了临桥而建的房子。
他记得信上写过,大哥在家里建了新房,亲眼看到时,更加真心地为大哥感到高兴。
他走进门,厅房里有些凉快,屋里面没有听到声音,王先鹏心里有些紧张,他刚想开口,就听身后响起一道声音:“崽啊,终于把你盼回来了。”
陈桂英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刚刚从外面回来。
“怎么晒得这么黑哦。”陈桂英看着王先鹏跟黑灰一样的脸,顿时老泪纵横。
王先鹏一笑,露出门牙,黑色的皮肤衬得门牙更白洁:“妈,我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陈桂英抱住王先鹏,又哭又笑,“我去叫你爸回来,他在水渠边上。”
“我刚才在田里,看到路上有一个年轻人,看着背影像你又不像你,你往我们家这个方向走,我心里就想,就是你,幸好是你。”陈桂英说着,又激动地掉眼泪。
“你哥他今天挑担子去卖货了,要吃晚饭的时候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