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中原大战:翊历战至今,不下六十余役,而初阵即尽得其要也
建安十五年,开春。鸿特小税蛧 已发布蕞新章洁
经过接近半年的人力、物力筹备。
齐国终于完成了全国动员。
刘备的王上诏令,发往全国各地。
命各地长官,各级将校,各司其职,不可在战时松散懈怠。
各地主要职能为:
冀州出动河北兵六万人,由李翊亲自挂帅。
徐晃、张辽、高览、张郃等一众名将随军出征。
荀攸为行军参谋,由甄尧总督河北军粮秣、军械。
徐州出动中央陆军三万人,由齐王刘备亲自统领。
张飞为副军将军,许褚为先锋,太傅鲁肃监国。
淮南以水军为主,出动三万人,由陈登亲自统领。
一众水军健儿齐齐上阵——
甘宁、蒋钦、徐盛、周泰等辈。
青州出动五千人,由关羽统领。
负责牵制兖州东翼魏军。
并州马超则率北地健儿出壶关,随时准备切断关中路线,防止韩遂的西凉兵东进。
至于幽州、平州则按兵不动,守卫边疆。
前前后共出动正卒十五万人。
其中辅十五万人,民夫三十万人。
共计六十万大军。
诚然,这次动员规模庞大,但整体的效率却不如对面魏国高,尤其数量不及对方的情况下。
这主要还是由于两国的兵制决定的。
此前说过,兵制主要为征兵制与募兵制。
齐国就是以募兵为主,魏国则是以征兵为主。
征兵的效率肯定是远比募兵要高的,财政支出也远比募兵要低。
但齐国毕竟先动员,所以两边几乎持平,同时能将军马怼上前线。
魏国这边。
汝南军区由曹仁率领,其中正卒两万人。
兖州军区由曹洪统领,其中正卒为两万人。
豫州军区由夏侯惇统领,正卒为三万人。
此外,京兆地区曹操专门派遣曹休空降过来协防关中,同时也是对司马懿进行监督。
京兆正卒为三万人。
同时随军参战的有夏侯尚、毛玠、李典、赵俨、杜袭、郭淮、钟繇等名将谋士。
除此之外,由于魏国在河南地区采取了“爆兵”计划。
原本十万正卒的魏国,一下子飙升到了二十二万人。
新增了十二万正卒,但多是被魏国强征上来,并短时间训练的“伪军”。
为了防止兵变,曹魏军团将这十二万人进行了切割。
将他们零散地分布到了各级将校的部曲当中。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为了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
让他们很难形成凝聚力,以便造成大规模的反叛。
除正卒之外,剩下的辅兵与民夫自然也是强征上来的。
其中甚至包括做早炊的老妪,负责押粮的老登。
前前后后,辅兵约二十二万人,民夫三十六万人。
共计八十万大军。
一经调度完毕,两边都负责默契的“不宣而战”。
齐国这边是立刻开始组织迁徙边境百姓到内地去避祸。
这不单单是为了保护本国子民,更重要的是留着他们在边境,是很有可能被魏人掳掠的。
这是古代战场很常见的现象。
敌国军队一来,不光抢了你的财产,然后还要胁迫你押运粮草。
我们说过,古代粮草运输相当辛苦,通常都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官渡之战时,袁绍就曾派兵专门到河南边境去“掳民”。
所以迁民到内地去是开战前的必然之举,尤其对大国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了,魏国自是不用迁的。
毕竟河南的人口大多被强征了上去,剩下的不用迁,他们自己也会跑路。
包括鸡鸭猪羊等牲畜,也是直接被魏兵强征上去充军了。
眼下魏国治下的河南之地,大多是千里无鸡鸣的状态。
因为此次中原大战,魏人就是抱着我可以输,但也不能让你赢的态度,与齐人殊死一搏的。
最后,作一下战略形势的对比。
魏国方面。
共动员了八十万人,四路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