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风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风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23章 泗水,请别为我哭泣

第323章 泗水,请别为我哭泣

第323章 泗水,请别为我哭泣

陈都,残阳如血。¨x~x,s/w!k_.¨c¨o·m!

李翊独入陈王府邸。

刘宠甲胄未卸,案前烛火摇曳,映出他眉宇间的忧色。

“殿下。”

一名仆役走入进来,“李子玉求见。”

“李翊?”

刘宠眉头皱起,放下书卷,道,“快请他进来。”

须臾,李翊迈入门中,拱手作揖,神色肃然。

“殿下……”

“如今齐魏交战,陈地已成修罗场。”

“魏军虽退,难保不会卷土重来。”

“若再起兵戈,惊扰圣驾,我等万死莫赎。”

“故在下特来与陈王相商,东迁天子事宜。”

李翊直接开门见山,阐明自己此行的目的。

为防止出现夏侯惇之前所面临的情况,李翊便直接找到了手握禁军的陈王刘宠。

只要他点头同意了,那么东迁一事便再无任何阻力。

刘宠蹙起眉头,沉声问:

“东迁天子圣驾,这是足下的意思,还是齐王的意思?”

“是在下的意思,与齐王无干。”

“那么尔等此来,是为保驾耶?是为劫驾耶?”刘宠又问。

“特为保驾而来。”李翊不卑不亢答。

“既是保驾,为何带如此多的兵马!”

李翊摇了摇头,开导说道:

“殿下与我相识多年,当知翊之心志。”

“汉室倾颓,非一人可扶。”

“今魏军北退,然其势未衰,若复来攻,陈都无险可守。”

“东迁圣驾,暂避兵锋,乃为社稷之计也。”

刘宠沉默良久,指尖轻叩案上舆图:

“天子若离陈都,与入你主掌中何异?”

李翊直视其目,正色答: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殿下若执意留驾于此,他日魏军复至,天子落入曹操之手,汉室才是真正倾覆。”

“我主乃汉皇后裔,不论在哪里,都当以汉室为先。”

“若落入曹贼手中,难保曹操不会篡汉自立。”

窗外暮鼓沉沉,刘宠终是长叹一声:

“……罢了.孤随你入宫面圣就是。”

德阳殿内,刘协独坐案前,烛火映得他面色苍白。

李翊、刘宠并肩入内,伏拜于地。

“陛下。”

刘宠率先开口,有些自责地说道:

“陈都残破,恐非久居之地。”

“臣请暂移驾临淄,以避兵祸,”

刘协指尖微颤:

“朕刚离虎穴,又要入新都?”

李翊叩首:

“临淄城高池深,齐王已命孔大夫在此备好行宫。”

“陛下东巡,既可安百姓之心,亦可远离战乱。”

“待中原平定,再还旧都不迟。”

李翊不忘给刘协画下大饼,说平定了中原,咱们还可以迁回来嘛。

到时候就是直接还于旧都雒阳了,岂不比待在陈都好?

时国舅董承立于帝侧,低声说道:

“陛下,青州自古便是齐鲁大地,礼仪之邦。”

“孔文举又是心向汉室之人,兼之临淄远离战祸,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况且陈王都已出此言语,恐其已经权衡利弊……”

刘协又环视殿中其他诸臣,见无人反对,终是颓然颔首:

“朕准奏。”

次日,天子銮驾出陈都东门。

刘协乘舆而行,望着两侧跪伏的百姓,神色恍惚。

刘备亲为前导,玄甲赤帻,威仪凛然。

陈王刘宠率蹶张士护驾于侧,忽对身旁的李翊慨叹道:

“今日之谋,他日史笔如铁,不知是忠是奸?”

从刘宠的语气中,能够听出他的无奈。

李翊目视远方烟尘,淡淡道:

“成王败寇,但求问心无愧便好。”

……

彭城,魏军大帐。

时值梅雨,淮北平原上泥泞不堪,军帐连绵数十里,旌旗在湿热的南风中低垂。

这日黄昏,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夏侯惇正与诸将议事,忽见斥候满身泥水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