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风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风 > 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 > 第225章 南京龙江造船厂

第225章 南京龙江造船厂

山东水师的到来,为江南沿海的抗倭,注入了新鲜血液。

卢象升的想法是,一半留在浙江,一半则派往福建。两处都需要整顿水师。

浙江方面,卢象升将水师交给了浙江总兵蔡弘毅负责。

安顿好水师后,卢象升才与周震商谈。

周震说道:“巨鹿伯。小的此次前来浙江。一是前来采购货物。二来则是奉吕先生之命,面见巨鹿伯,请示一件事情。”

购置货物,那是常规操作。卢象升并不想插手。

对于吕维祺的请示,卢象升倒是非常重视,忙问道:“什么事,还需你亲自跑一趟?”

周震说道:“巨鹿伯。您现在是浙直总督。管理着整个江南地区。这里手工业十分发达。吕先生意思。我们从江南采购货物,运到山东后,再出海与朝鲜方面交易。

不仅费时,还十分费力。如果可以从浙江直接运往朝鲜,甚至日本,成本大幅下降,利润就十分丰厚。”

卢象升一听,有些心动。但是细细一想,此事风险极大。

自已与福王合作在山东开展海上贸易。获得的利润基本都用在了军队。

崇祯皇帝和朝中的大臣,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那样了。

江南地区可不同于山东。

这里除了倭寇之外,还有很多人走私。卢象升打算剿灭倭寇的同时,也杜绝这种走势。

毕竟朝廷将福建的漳州府月港,对外开放。设立督饷馆,管理对外贸易,以及征税。

当然了,依然禁止与日本进行贸易。

虽然隆庆开关,打开了一扇对外贸易的小门,但是其还是存在许多弊端。

这就导致走私活动依旧十分猖獗。

官商勾结。江南豪族、士商等参与其中。

海商集团控制着走势。比如郑氏集团就控制着大明与日本的走私。

可以说,江南地区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走私。

卢象升如果也进行走私的话,如何才能根除这帮走私分子。

吕维祺的建议,非常好。但是自已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已未来的举措,又使得自已又不能这么做。

周震见卢象升有些为难,就问道:“巨鹿伯。莫非此事有什么难度?”

卢象升就把自已的想法说了出来。

周震听了,说道:“吕先生和我们也研究了此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走私无法根除。为什么呢。因为利益驱使。大家为了利益,自然要去做。无论是官府、军队、海盗,还是百姓。”

“你们说的是实情。但是,不进行打击,走私愈演愈烈,危害程度甚于倭寇。此事还需慢慢来。暂时还是不能这么做。”

周震见卢象升这么说,就回道:“那我回去告诉吕先生。”

卢象升又说道:“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你们可以购置一些土地。既能解决百姓的生计,灾荒年还能赈灾。”

周震说道:“我会将此事告知吕先生的。”

当然了,卢象升这么做,也想解决一部分从卫所清理出来的人员的生计问题。

周震与卢象升谈完,就去收购货物去了。

江南的丝绸、瓷器等深受海外的喜欢。

如果直接在江南运输的话,的确会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件事,只能是过一阵子再研究了。

随着山东水师的到来,训练水师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江南有淮安府的清江造船厂,福建福州的五虎门船厂,南京的龙江船厂。

清江造船厂主要建造内河所需船只。

福州的五虎门船厂可以为福建的水师建造船只。

卢象升打算亲自到南京的龙江船厂研究浙江、南直隶等地水师造船事宜。

另外,也到南京拜访当地的大员。

毕竟自已作为浙直总督,很多工作需要他们支持。

南京六部、魏国公府、南京守备、守备太监等。卢象升所做的事情,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

卢象升就带着卫队乘船前往南京。

第一站就是南京外的龙江船厂。

这个龙江船厂历史悠久,南宋初期就出现了。

其实,还有一个南京宝船厂,是为了郑和下西洋,生产宝船所兴建的。可惜到了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就“罢西洋取宝船”。

龙江船厂隶属于南京工部,由龙江提举司负责管理。

卢象升带着人来到了龙江船厂,亮明了身份。

龙江提举司提举刘旷得知巨鹿伯驾到,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