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捡到个小孩
攘夷志士类似於自发的民间组织,自然没有正式的任命文件这种东西,通常只看某个人的声望,战斗力来安排职务,很多士兵甚至是只属於某个人的私兵,家族和私人部队的性质非常明显。
松阳一开始接手的是一个从战场上败下来的杂兵部队,身边可以勉强算部下的只有次郎长一个人。按这时代的战争方式,败下来的杂兵部队稍微整合整合就要重新拉上战场,但松阳不清楚,他以为接收败军是属於后勤的工作。
毕竟需要救治伤员,安抚士兵的情绪,必要时还得兼职一下心理医生,这些怎么想都属於后勤那块管理。
因为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处理败军,他就按照自己设想的这么做。士兵们从来没见过那么温和又美丽的长官,不只不责备他们,还急切的找来医生救助伤员,温柔的开导他们,原本退下来时还羞愧得想切腹的士兵们,一瞬间焕发活力,恨不得再上战场大战几场。
而松阳心满意足的觉得自己的心理医生做得不错,虽然总是忙得睡都睡不安稳,因为经常半夜有士兵哭着来找他求安慰——不过都被次郎长暴怒的打出去。
“够了啊,这帮家夥哪里需要安慰。”次郎长教训松阳:“下次再有人趁机抱你,就直接打出去啊笨蛋!”
松阳表示:“这时代没有心理学,所以次郎长你不明白,战败的士兵需要心理辅导。”
次郎长仰天长啸:“不明白的是你!”
这时代的士兵比松阳想像中更坚强,才休整没多久就传来战场调令,松阳刚宣布出征的命令,士兵们就大叫着“守护松阳大人”,雄纠纠气仰仰的奔赴战场。
松阳其实一直很清楚,和天人的战斗最后一定会以战败收场,毕竟武器差距太大,而后方也一直传来幕府想要投降和谈的消息。
所以在指挥战斗时,松阳更注重士兵们的生命安全,尽可能的想出保全士兵的战斗策略。也因此,他越来越受士兵的爱戴,部队也越来越大,到后来与其他部队作战时,其他指挥官也喜欢听他的建议,毕竟大家都希望手下的士兵能更多存活下来。
再后来,在松阳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就成了攘夷志士的“总指挥官”。
因为大家一直是“松阳大人”“松阳大人”这么叫,所以松阳完全没发现。虽然工作变多了,后勤补给的分配,部队调动都来找他,但松阳一直以为是武夫们搞不定覆杂的记帐工作,所以请他帮忙而已。
直到某天次郎长笑着问:“当总指挥官很辛苦吧?毕竟大家的希望都压在你身上。”
松阳茫然的眨着眼看他:“总指挥官是什么?”
攘夷志士是自发的民间组织,各个部队各自为战,偶尔互相辅助,本来并没有总指挥官这么个职务。但是攘夷志士们信任那名一心为他们考虑的少年,也愿意听从他的话,总指挥官这个职务,并非是官方的正式任命,而是来自於所有攘夷志士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感激。
蓦然背负那么多人的性命,松阳更为谨慎,每一战都再三再三与各队指挥官交流战术,竭尽全力以保全士兵的性命为主,竟然意外的胜多败少。但尽管前方节节胜利,后方传来的消息却很糟糕,守城的军队被打败了,大部份城市已被占领。更令人气愤的是,幕府已经不只一次发公函要求攘夷志士停止战斗,因为他们打算投降和谈,所以要拿出“和谈”的姿态。
松阳本身就没打算过保护这世界的幕府,他之所以一直留在这里,是源於天生的责任感,放不下这群信任他的士兵。所以松阳将幕府发来的公函公开,让攘夷志士们明白他们为之拼死保护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夥。
这些消息给攘夷志士们带来很大打击,士兵们开始消极起来,和天人的战斗以败仗居多,因为大家不再拼死战斗。松阳对此反而很满意,因为死亡的士兵减少了很多。
到战争准备结束的最后半年时,攘夷志士的大部队和天人几乎没打过几场仗,松阳一直在军中公开幕府的最新消息,同时让大家自行考虑今后的生活。
离开的士兵越来越多,直到幕府传来要求攘夷志士解散,以及开始跟天人和谈的消息,攘夷志士的部队几乎立即崩解。当然还有很多人表示要继续追随松阳,松阳拒绝了,他将这几年私下积攒的军费一起分发给离开的士兵们,让大家有可以重新生活的资本,便悄无声息的离开。
松阳来到这个世界三年多,一直被困在战场上,还没有好好的看过这世界的风景。所以在获得自由后,他立即开始悠闲的体验